史學天才自殺引發(fā)的思考

怎么看待那些自殺的人
于我而言,最難接受的應該是最愛的朋友就這么自殺了,而我卻永遠不會了解為什么他們要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這個事實,讓我無法去治愈、幫助和解決他們的問題所造成的傷害。自殺,是死者結(jié)束痛苦的一種方式,但無意識的,這會給生的人帶來一種恐懼,對周圍事物不可控的恐懼以及深深的悲傷。
這一年,因為自殺,我失去了兩位人生中最重要最敬愛的朋友。如大部分的自殺者,他們的死亡讓所有愛他們的人都覺得震驚,因為此前并沒有任何自殺的征兆,他們不嗑藥,也沒有精神上的疾病或甚至心情不好,更勿論得抑郁癥。
“我沒辦法相信,”我重復了無數(shù)次:“不,不應該是Sam,也不應該是Raf。他們看起來這么開朗。他們熱愛自己的生活。他們還有很美好的人生。他們有最親近的家人,還有許多的朋友。我沒辦法相信發(fā)生的一切,這不可能是真的?!?/p>
但根據(jù)美國的自殺預防基金會數(shù)據(jù)證明 ,其實大部分的自殺是有先兆的。調(diào)查顯示,大概9成的自殺者通常會有心理障礙或濫用藥物等問題。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些問題都是未經(jīng)治療的。 我相信,這兩位男士(或大多數(shù)男士)所接受的教育要求他們不要隨便的表達自己最深的恐懼或情緒,把自己心里的傷藏起來,以此來“成為真正的男人”。他們藏得如此的深,甚至直到事情發(fā)生前最親近甚至愛著他們的朋友親人都無法發(fā)現(xiàn)一丁點信號或兆頭。
我們所看到的,只有他們是被這么多親人、朋友和同事所愛戴著,他們都非常純粹及文雅,性情溫和,是每場派對中的焦點。他們在我心中占據(jù)了非常特別的位置,他們活在我的骨里,他們就是我的一部分。
我一直很困惑,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他們選擇了這種方式去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但這些疑問他們已經(jīng)無法為我們解答。我們?nèi)绱说男耐?,這種痛會伴隨一生無法淡忘,而我也不想淡忘。它會一直提醒我他們對我的重要性,他們的愛和存在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曾經(jīng)聽說過,所愛的人自殺后,還活著的人就需要接受一個新的生活規(guī)律:我們的心依然沉痛,它在滴血,而我們需要習慣。
在美國,每年將近40000人死于自殺。全球大概是一百萬人,自殺而死亡的人數(shù)甚至超過戰(zhàn)爭、謀殺和自然死亡的所有人數(shù)總和。它與我們之間是如此的接近,但很少人會談及這個話題。
今天,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還是不想討論自殺行為。很不幸,這個話題依然被當成禁忌,對于我們這些經(jīng)歷過傷痛的人來說感覺很孤立、憤怒和孤獨。每次我一談到自己的朋友跳橋自殺或類似內(nèi)容時,周圍的人都會馬上安靜下來,有些甚至馬上離開,沒有人會為我做出任何反應,例如給我一個擁抱。 在Sam的葬禮后,我母親告訴我她很高興我能走出陰影。但其實我沒辦法釋懷。我還是感到非常的困惑、悲傷及內(nèi)疚。我的腦子依然無法理解他怎么就這樣離開了。 于我而言,最難接受的應該是最愛的朋友就這么自殺了,而我卻永遠不會了解為什么他們要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這個事實,讓我無法去治愈、幫助和解決他們的問題所造成的傷害。 某些時候,回憶起和他們一起生活的美好時光,我會感覺有所好轉(zhuǎn)。但每次我覺得自己已經(jīng)過了一個檻,前面卻還有無數(shù)的檻等著我。我會去聽聽音樂,看看以前的相片,或在夢里和他們相會。有時候在冥想,或走到某條街上時,他們會突然出來并拉起我的手。 這樣給我?guī)砟撤N安慰,但也讓我更想念他們,更渴望能見到并和他們再次交談,提醒他們我有多么喜愛對方。
自殺通常被人們定義自私的行為。但我不認為這些男士是自私的,他們肯定不希望給我們?nèi)魏稳藥韨矗麄冎皇窍胍与x自己的痛苦。在Sam的葬禮上,他的父親和我分享了一個夢,他兒子出現(xiàn)在這個夢里,告訴他:“我很抱歉在離開前沒有給您更多的提示。我只是不能再忍受下去了?!?/p>
Sam和Raf可能已經(jīng)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們永遠活在我心里,我的骨髓里。無論我在哪里,他們就在我身邊。這樣,我不需要遺忘他們的死亡,因為我知道我永遠做不到,但我會習慣在余生和他們精神相隨。 我希望通過我親身經(jīng)歷,讓更多的人了解自殺和自殺預防方法,并讓其他人更自然的談起這個話題。我希望自己傷痕累累的心能幫助到其他人?,F(xiàn)在我們應該學習去談起這個話題,在我們失去這個機會前,學會如果照顧及關(guān)注對方。自殺是另一種防御方式,或許可以稱之為終極防御。這種防御最快捷、最有效,也最徹底,只不過,它帶來的是毀滅。中國有病歷記錄的抑郁癥患者超過3000萬人,如果加上未曾就診的患者,保守估計約9000萬。抑郁癥患者最嚴重的后果是自殺。據(jù)一項統(tǒng)計,在中國自殺和自殺未遂的人群中,50%-70%是抑郁癥患者。
上海精神科醫(yī)生顏文偉曾經(jīng)有一個估計:抑郁癥患者如果不予治療,約三分之一會自然恢復正常,大概需時半年到一年;另三分之一會反反復復,拖成慢性;再三分之一最終會選擇自殺。這兩年,有不少抑郁癥患者或其家人來咨詢我,我往往會詳細詢問他是否有過自殺意念。在我看來,抑郁癥患者產(chǎn)生自殺意念,再正常不過。
那么,為什么抑郁癥患者都想自殺?抑郁癥患者自述“生不如死”,是夸張還是現(xiàn)實?答案當然是后者。原因,我來一一解析。我個人的體會,首先,抑郁癥和其他疾病一樣,患者的軀體經(jīng)受著痛苦折磨。很多人認為,抑郁癥是心理疾病,殊不知抑郁癥首先表現(xiàn)為生理疾患,那時,患者完全不會知道自己得的是抑郁癥。比如,頭痛。這種疼痛是一種鈍痛,不劇烈,但沉重,有重壓感。它有如一片烏云,盤踞在你的大腦里。有時候突然消失,就像是被風吹走;但你不敢輕松,因為你知道,它還會不宣而至,你恐懼地等待著它的到來……再如,胸悶,胃痛,肩頸痛,耳鳴,心慌,食道堵塞感和燒灼感,等等。不同的患者,會有不同的軀體癥狀;同一個患者,在不同的時期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癥狀。有一個患者曾經(jīng)電話里對我哭訴:“我現(xiàn)在全身沒有哪一塊地方是好的?!弊钇娈惖模且晃粡V西患者,他的軀體癥狀是肛門疼痛。后來,這竟然成為他復發(fā)的前兆。當病程發(fā)展,且出現(xiàn)服藥副作用后,病人又會合并程度不同的行動障礙:手抖,走路不穩(wěn),觸覺敏感,易驚跳,坐立不安;類似于焦慮癥狀,醫(yī)學上稱之為“精神運動性不安”。
再往后,會發(fā)展到思維障礙、閱讀障礙、語言障礙;怕風、怕水、怕聲音……全身心的痛苦,稱之為度日如年,絕不夸張。 其次,專屬于抑郁癥的一個特點,是快感阻斷。當發(fā)展到重度階段,屬于人類的所有快樂,各種欲望,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颊呙刻烨榫w極度低落,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毫無意義。對于他,人生變成了痛苦的煉獄。為什么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大腦的器質(zhì)性病變切斷了他欲望的通道。
第三,與快感缺失相關(guān)的另一個特征是絕望,這是抑郁癥患者的又一共性。自我評價無限降低、自責、自罪,患者普遍覺得未來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痛苦和巨大的無價值感,足以吞噬他的一切。我認識一位患者,僅僅是疾病早期,就萌生嚴重的不祥念頭。她告訴我,在家里,看到兒子穿著新衣服活蹦亂跳,心里就非常酸楚:“媽媽明年這個時候就看不到你這樣快樂了。”
上述抑郁癥患者的軀體疼痛、快感缺失、悲觀絕望,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情感的喪失。當病程再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患者會變得麻木、呆滯。抑郁癥的一個基本的表現(xiàn),就是患者不再能體驗情感和生活的美麗。世界上的一切,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都與他無關(guān)。親人朋友近在咫尺,他卻遠在天涯。他不但喪失了快樂、希望,最后還喪失了愛的能力、審美的能力。這個時候,人就成了一具軀殼,成了行尸走肉。
我記得,病愈后,我曾經(jīng)看過一部電影,《畫皮2》。這部電影我并不喜歡,我覺得它有些矯揉造作。但是,電影有一個情節(jié)震撼了我。電影中,雀兒對小唯抱怨說,“做人有什么好?還不如做妖快樂!”小唯突然發(fā)怒,一連串地質(zhì)問:“你懂什么?你有過人的體溫嗎?你有過心跳嗎?你聞過花香嗎?你看得出天空的顏色嗎?你流過眼淚嗎?世上有人愛你情愿為你去死嗎?”這一瞬間,我如同遭遇雷擊,醍醐灌頂。想象一下吧,一個人,如果身體承受著深重的苦難和折磨,一天中沒有一時一刻感到快樂,對未來完全絕望,又無法感知親情、友情,以及色彩、陽光、美和愛,這個世界就不是人的世界,對他還有什么意義?
為什么很多抑郁癥患者都想自殺?
我們該如何科學地對待抑郁癥?抑郁癥是最能摧殘和消磨人類意志的一種疾病,抑郁癥帶來兩個后果:一是嚴重降低生活質(zhì)量,患者生不如死二是真會去死,即自殺如何干預抑郁癥患者自殺,是一個嚴峻課題。許多人不懂抑郁癥,僅有良好意愿,瞎出主意,往往收效不大,甚至事與愿違。我從個人經(jīng)歷出發(fā),給干預抑郁癥患者自殺提出幾個建議:首先要積極尋求治療血的事實告訴我們,抑郁癥必須治療。許多患者的親朋好友認為,抑郁癥只是心理、情感問題,只要談?wù)勗?,疏導疏導,“打開心結(jié)”,就能“走出來”。這實在是不懂科學的表現(xiàn)。至于患者本人,得了抑郁癥,起先不自知;捱了很多時日,才會猶猶豫豫走上求治之路。那時他心理準備不足,當醫(yī)生告訴他,療程很長,至少半年以上,甚至兩年、三年,還要不斷復診、復查,他就會畏難、絕望、抗拒,經(jīng)常不能堅持治療,最終釀成悲劇。據(jù)一項調(diào)查,中國有62.9%的抑郁癥患者從未就醫(yī),只有10%的患者接受過正規(guī)的藥物治療。一旦走上漫漫治療長途,就會有親朋好友來出主意,提出無數(shù)建議:西醫(yī)、中醫(yī)、心理、針灸、瑜伽、靈修、念咒,等等。到底哪一種有效?在此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西醫(yī)的療效最為確切;心理療法應該有效,但受很多條件限制,較難把握;中醫(yī)是否有效,尚未得到科學驗證。至于練功、靈修、瑜伽、念咒之類,基本不靠譜。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得了抑郁癥,不要猶豫,立刻去看西醫(yī);根據(jù)自己的病情程度,請醫(yī)生決定,是吃西藥,還是看心理醫(yī)生。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在抑郁癥早期,時間就是生命。
其次,干預抑郁癥患者自殺最關(guān)鍵的是判斷患者何時最有可能自殺自殺分三個步驟:自殺意念、自殺企圖、自殺實施。幾乎每個抑郁癥患者都會有意念和企圖,但要走到實施這一步,還需要客觀條件。依據(jù)抑郁癥臨床癥狀表現(xiàn),醫(yī)學上把抑郁癥分類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種類型。 輕度抑郁癥患者心境低落,興趣和愉快感喪失,容易疲勞,多思多慮,自卑消極,無緣無故出現(xiàn)多種軀體不適。
到了中度還會追加腦功能阻滯和精神運動性阻滯,患者感到自己大腦思維功能、行動功能和社會功能下降,不敢見人,人際交往發(fā)生障礙。 到了重度患者情緒極為抑郁,已無法感知喜怒哀樂,思維動作嚴重遲緩,語速慢,語音低,語量少,應答遲鈍,嚴重者可呈木僵狀態(tài)。一天之內(nèi),經(jīng)常不言不語,不動不吃。那么,是不是重度抑郁癥自殺危險最大?不是。這正是抑郁癥的獨特之處:抑郁癥患者自殺,往往發(fā)生在從輕度向中度惡化,以及從重度向中度好轉(zhuǎn)的階段。真正的重度患者不會自殺。原因為,抑郁癥藥物治療的特點是,先改善患者的動力,后改善患者的情緒。自殺要具備兩個條件,即自殺的意愿和執(zhí)行的動力。重度患者往往大腦一片空白、體力不支,不具備自殺能力;而藥物一旦起效,患者大腦的抑制先得以解除(有了動力),可是情緒的好轉(zhuǎn)要落后一周(自殺意念還在),自殺往往在這一階段發(fā)生。
干預自殺,就要學會識別患者從輕度向中度惡化、尤其是從重度向中度好轉(zhuǎn)的關(guān)口。在這兩個時段,要把病人看好,最好寸步不離。一旦出現(xiàn)閃失,后悔莫及!曾經(jīng)有一個患者家屬找到我說,病人吃藥一個月,一直無效,最近拒絕吃藥,在家里鬧得雞飛狗跳。我立刻意識到,患者有力氣鬧,可能藥要見效了。我叮囑家屬,由他鬧,不用勸解,只需做好兩件事:一是督促他每天吃藥,一粒不能少;二是把家里的陽臺、窗戶封好,寸步不離人。又過了幾天,家屬告訴我,他病好了。意志比較堅強的患者,則要有自我拯救意識自殺往往發(fā)生在一念之間,很多時候僅靠意志難以抵抗自殺的沖動,這時,就要有意識地讓自己不具備自殺的條件。
一般來說,割脈疼痛,服毒尋藥不易,投河水面難覓,自縊程序太復雜。只有跳樓,簡單易行。所以,一定要讓自己遠離高處,以防一躍而下的沖動。只要死不那么容易,自殺沖動就會再而衰、三而竭。一位患者病愈后告訴我,他曾經(jīng)準備跳樓自殺,可是陽臺封得太緊,使勁推了幾下,推不開,沮喪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沒死成。過了這個勁,也就不想死了。在一天之中,抑郁癥患者多在凌晨自殺。這是因為患者的情緒變化晨重晚輕?;颊咄缧眩菚r情緒最為低落,想到漫長痛苦的一天即將開始,不知何時才是盡頭,自殺的念頭就會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