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在我們生活中,時刻都要注意我們的體溫情況,因為我們的體溫問題是我們身體狀況的表現(xiàn),特別是家里有小孩子的媽媽們,因為小孩較小,表達能力不是很多,所以身體不適應的時候,他們無法清楚的表達出來,所以在這一種情況媽媽們需要更加注意。那么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人的體溫是不是固定不變的呢?下面本文針對這一情況,將為你梳理這些體溫的變化情況,幫助各位媽媽們更好的注意寶寶的健康。
(一)正常體溫:
體溫的正常值是一個范圍。
口腔舌下溫度為37.0(范圍在36.3--37.2),腋下溫度為36.0--37.0(比口腔溫度低0.3--0.5),直腸溫度為36.5--37.7(比口腔溫度高0.3—0.5)。
(二)生理變化
體溫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隨年齡、晝夜、性別和情緒等因素變化而出現(xiàn)正常波動。
新生兒體溫調節(jié)功能不完善,體溫易受環(huán)境溫度影響;兒童由于代謝率增高,體溫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謝率低,體溫在正常范圍的低值;正常人清晨2--6
時體溫最低,下午2—8時體溫最高,但波動范圍不超過平均數(shù)上下0.5;女性較男性稍高;運動、沐浴、進食、精神緊張等因素的影響均可出現(xiàn)體溫一時性增高。安靜、睡眠、饑餓、服用鎮(zhèn)靜藥后可使體溫下降。
(三)異常體溫
1、發(fā)熱
由于致熱原作用于體溫調節(jié)中樞或體溫中樞功能障礙等原因導致體溫超出正常范圍,稱為發(fā)熱。
(1)發(fā)熱程度的劃分(以口腔溫度為標準) 低熱:37.3--38.0;中度熱:38.1—39.0;高熱:39.1-41.0;超高熱:41.0
以上。
(2)發(fā)熱病人的護理
高熱病人應每4小時測量體溫一次,待體溫恢復正常3天后,可減為每日兩次,同時密切觀察病人的面色、脈搏、呼吸、血壓,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yī)。如用退熱藥物或物理降溫,應在30分鐘后測體溫一次。體溫超過39,可用冰袋做頭部冷敷;體溫超過39.5,可用溫水擦浴、酒精拭浴或大動脈處冷敷;注意給病人補充營養(yǎng)和水分,做好口腔護理和皮膚清潔,保證其臥床休息。
2.體溫過低
體溫在35.0以下稱為體溫過低。多見于早產兒及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
對體溫過低病人的護理: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適當保溫,使室溫保持下24.0-26.0℃為宜。
圖片來源于銳景圖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