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月寶寶的一些訓練(2)

精細動作應達到的標準能將書打開合上,向不同的方向翻書,每次數(shù)頁;能將5—9塊積木塊放入桶中用積木搭2—3層塔。訓練方法利用玩具練習手的動作,如用積木、棋子搭高樓或把扣子、小豆等拾到小桶或小瓶中;用窗簾環(huán)等套在小木棍上,訓練小兒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游戲舉例:
1.種豆豆:盤子里放一些黃豆或綠豆,桌上放一張畫有格子的紙,讓孩子從盤子里一個一個撿豆子放到格子里,邊放邊說:種豆豆,種豆豆,種了豆豆長豆豆,長了豆豆吃豆豆,吃了豆豆長肉肉。
2.搭塔:收集一些大小不等的瓶蓋或小盒。按大小順序依次搭成塔形或套起來,以鍛煉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情緒與社會行為情緒與社會行為應達到的標準獨立生活能力:穿衣時會伸手入袖,穿褲時自已抬腿,會抓帽子放在頭上;會自已用勺裝上食物放入口內(nèi);有大小便時會及時蹲下或找便盆坐下;不會做的事情會尋求大人的幫助。情緒的社會化過程:從7個月一直到2歲,對最接近他的人(通常是母親)會形成一種依戀關系。這一期,依戀安全感的建立十分重要,他能使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向適應良好的方向發(fā)展,認知能力、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最大可能的發(fā)展。意志的發(fā)展:尚處在萌牙狀態(tài)。在生命的頭二、三年,隨著隨意運動的實現(xiàn)和對言語調(diào)節(jié)機能的獲得,意志開始萌發(fā)。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當嬰兒學會走路,逐漸認識到自已是動作的原因,如球滾動是因為自已踢的,從而把自已的動作與動作對象分開,把自已與別人分開,這就是最初級的自我意識的表現(xiàn)。
氣質類型的發(fā)生:先天因素起主導作用。但在這一階段,各種氣質類型的特點表現(xiàn)的更加明顯。如有的孩子活潑好動,有的文靜好靜;有的外向,易于適應新環(huán)境;有的感情豐富,有的感情細膩。訓練和培養(yǎng)方法獨立生活能力:訓練小兒配合穿衣服和學習自已用勺吃飯,原則是盡量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不要怕麻煩,能自已做的事情盡理自已做,一旦會做某件事情就不再包辦。
意志的培養(yǎng):
(1)積極發(fā)展兒童有目的活動能力:當他遇到困難時(如想取得一個在遠處的玩具), 成人不要急于提供幫助,要讓嬰兒自已想法克服,通過自已的努力達到目的。從而增加行為的目的性和有意性。
(2)發(fā)展言語,如拿來放下等,特別是要,應當,"不許有愿望和指令的詞,幫助兒童掌握第一人稱代詞我"和我要,我不要這些口語。
(3) 學習行為規(guī)范和規(guī)則:為防止和克服兒童任性、固執(zhí)等消極的意志表現(xiàn),應該從小訓練學習遵守有關的行為規(guī)范和規(guī)則,為兒童的行為設置合理的界限。
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整個幼兒期,兒童對自已的評價能力還不高,可以說還處在學習自我評價階段。因此,家長(或老師)對兒童經(jīng)常過高或過低的評價,會影響兒童形成不正確的自我評價。經(jīng)常過分受到夸獎的幼兒會過高估計自已;經(jīng)常受到訓斥或被視為"笨蛋"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產(chǎn)生自卑。
促進氣質向好的方向轉化的條件:氣質類型本無好壞之分,每種氣質類型都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表現(xiàn),兒童不同的氣質類型會影響家庭的環(huán)境和氣氛,特別是父母對他的態(tài)度和行為。相同的教育方法,對不同氣質類型的孩子效果也是不同的,家長應根據(jù)自已孩子的氣質類型和特點,給予適當?shù)慕逃椒ê徒逃齼?nèi)容,促進氣質特征中積極的方面,克服消極的方面。
玩具的選擇訓練內(nèi)容和目的:促進語言發(fā)展,讓小兒在摸、畫、搭等活動中學習認識自已身體和周圍世界及與人交往。需用玩具:球、小桶、小鏟、畫書、畫筆、光身娃娃和動物園。大運動應達到的標準獨立行走,很少跌倒;用手足爬上1—2級樓梯;拉著一只手走上樓梯;從手扶欄桿彎腰拾物;過渡到獨站時蹲下再站起;爬上大椅子;向前方拋球。
訓練方法:
(1)用一些有趣的玩具放在孩子腳旁,引誘孩子蹲下拾到玩具再站起來,從扶著欄桿到獨立完成。
(2)做一些改變姿勢、體位的訓練;從趴著的姿勢轉向站立姿勢,從站立轉向坐、爬的姿勢,同樣從扶著欄桿到獨立完成。
(3)練習爬樓梯、大椅子、沙發(fā)、自已爬上床。
(4)上樓時,鼓勵領著手自已走。
(5)訓練小兒扔東西,尤其是舉手過肩將球等物體拋向前方的動作。
游戲舉例:
1.長高了,變矮了:讓寶寶和你相對而站,你蹲下,同時說:"變矮了,變矮了。再站起來說:"長高了,長高了"。讓小兒模仿你做同樣的動作。
2.套圈游戲:平地上放一些玩具,自制數(shù)個大環(huán),讓小兒拋向玩具,可以讓小兒站得近一些,目的不是一定要準確,而是訓練拋東西的能力。同樣,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向小桶里扔小球的游戲。
3.小猴鉆山洞:在家中用小椅子和床單等搭成"小山洞",讓寶寶假裝成小猴子,練習"鉆山洞,目的在于鍛煉小兒方向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