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補鈣產(chǎn)品要“四高一低”

選擇鈣劑產(chǎn)品的標準是看它是否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1、含鈣量高;
2、溶解度(水溶性)大;
3、腸道吸收度高;
4、生物利用度好;
5、重金屬含量低;
經(jīng)過國際上大量的動物與人體試驗,對各個年齡段如:嬰幼兒、兒童、青少年、成年、60歲以上老人等試驗對象的研究證明,不論是哪一類鈣,無機鈣還是有機鈣。如果實驗對象在鈣的營養(yǎng)正常情況下,吸收率一般都是40%,如果鈣的營養(yǎng)情況不良,則吸收率可能達到75~85%。并沒有哪種鈣制劑的吸收率特別高。
實際上我們所需要的是補鈣,是各種鈣制劑中的鈣元素而不是制劑本身,制劑本身僅作為鈣的載體。這是一個數(shù)學與化學的基本問題,并沒有多少高深的學問。因此選用鈣制劑,首先要看鈣在制劑中占多少百分比。如:您要補充600mg的鈣,用碳酸鈣只要1500mg,枸櫞酸鈣就需要2717mg,乳酸鈣需要4615mg,葡萄糖酸鈣需要6667mg,各種氨基酸鈣也在5000mg以上。市面上有的鈣制劑,其分子式比葡萄糖酸鈣還復雜,要攝取600mg需要10~15克制劑,這樣做是不可能的。
有的公司宣稱他們的鈣制劑在骨骼中沉積率很高,這里有一個體內(nèi)對鈣沉積的閾值問題。一般體內(nèi)鈣的閾值是1000~1500mg,鈣的攝取再多,鈣的閾值也不會升高,因此也不會沉積更多的鈣。
此外,還有兩種鈣制劑要特別注意。一種是活性鈣,這是由近海的牡蠣、蚌、貝等的殼經(jīng)過高溫活化后,磨細而成。這種沿海軟體動物吸附能力很強,能將近海的污染物,鉛、汞等重金屬吸附。因此這種活性鈣中有重金屬,pH值又很高,偏堿,服后胃腸會有反應。用家畜動物的骨骼磨粉制成的鈣制劑,由于重金屬尤其是鉛容易沉積在骨骼中,因此服后也會受重金屬污染。這兩種鈣制劑,尤其是活性鈣是應該被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