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奶姿勢很重要!姿勢不對極易引發(fā)寶寶中耳炎

·躺著喝奶,偷懶之計?
一般來說,我們提倡的喂奶姿勢是將寶寶抱在手里,讓寶寶稍稍仰著身子,面朝媽媽側(cè)著身喝奶,這樣的姿勢既不會嗆到寶寶,同時也讓寶寶感覺舒服、不會曲著身子。不過,這樣的姿勢時間一長,媽媽的手臂和腰背就容易感覺酸軟。
很多媽媽都認為讓寶寶躺著喝奶是較為省心和省力的喂奶方式。當寶寶哭鬧著要喝奶的時候,就把他抱到床上,放到乳房旁邊兩人相對躺著。這種喂奶姿勢讓寶寶和媽媽都處在較為放松、隨意的環(huán)境,寶寶很容易就睡著。要是寶寶睡著了,媽媽可以馬上給寶寶放好枕頭蓋好被子,而不用再把寶寶從手臂上轉(zhuǎn)移到床上,實在是偷懶、省心的好方法!
·躺著喝奶,傷害多多!
1、寶寶牙齒受傷害。別以為躺著喝奶很省心、很好,其實這方便和省心是要付出代價的,那代價就是寶寶牙齒的健康。當寶寶躺著喝奶時,幾乎所有的門牙都要浸泡在奶液里。如果寶寶喝著喝著睡著了,那么殘留在口腔內(nèi)的奶液就會腐敗產(chǎn)酸,進而腐蝕寶寶的牙齒,容易形成蛀牙,嚴重的話還可能發(fā)生牙髓炎、牙周膿腫等并發(fā)癥,也可能會危害恒牙的發(fā)育和全身健康!
2、引發(fā)耳道傳染疾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耳鼻喉科區(qū)永康副主任醫(yī)師提醒大家,躺著喝奶易導致寶寶患上中耳炎,嚴重的甚至還會導致耳聾。從耳朵的解剖結(jié)構(gòu)來看,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內(nèi)耳三部分,其中中耳是一段相對密封的氣腔,在前壁有一個小管通向鼻咽部叫咽鼓管?!俺扇说难使墓茌^長且狹窄,而嬰兒的耳朵因為發(fā)育尚未完善,咽鼓管較短較寬,且位置水平,其生理峽部又未形成,所以管腔相對寬大?!眳^(qū)永康說,嬰兒咽鼓管肌肉收縮力較弱,在鼻咽部開口較低,所以鼻咽部的液體容易流入中耳。
如果讓孩子平躺喝奶,奶瓶的吸入口開得過大,奶液流量大,噴射急,就可能沿著咽鼓管進入中耳,從而誘發(fā)寶寶的中耳炎。小月齡寶寶容易溢奶,平躺姿態(tài)下,也易使乳汁流入中耳而發(fā)生中耳炎。
由于嬰兒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愿,極易耽誤醫(yī)治,因此,媽媽要密切觀察一些跡象,當寶寶喝奶后有搔耳、搖頭、大哭不休等表現(xiàn)時,在排除可能引發(fā)寶寶不適的其他因素如尿濕、排便、衣服不舒服等因素后,應警惕奶液入耳的可能性。如果寶寶耳朵流膿,應盡快送醫(yī)院醫(yī)治。
既然躺著喝奶這一習慣有著那么多的壞處,那么,我們該怎樣正確地讓寶寶喝奶,既讓媽媽省心方便又讓寶寶健康成長呢?
·寶寶喝奶正確姿勢——在給寶寶喂奶時最好采用坐姿
1、媽媽在喂奶前可以先找一個有靠背的椅子,這樣喂起來媽媽的腰背沒那么酸軟。還可以事先準備好一個小板凳,腳踩在小凳子上可以抬高大腿讓寶寶的頭部更靠近媽媽的乳房。
2、把寶寶放在腿上,讓寶寶的頭枕著媽媽胳膊的內(nèi)側(cè),用手腕托著后背。用手托起乳房,擠去幾滴宿乳后,用乳頭刺激寶寶口周皮膚,待寶寶張開嘴時,把乳頭和部分乳暈送入寶寶口中。再用手指按壓乳房,這樣既容易吸吮,又不會壓迫寶寶鼻子。
3、喂完不要直接把寶寶放回床上,要把寶寶身體直立,頭靠在媽媽的肩上,輕拍和撫摩后背,以排出吞入的空氣。
提醒:
A:寶寶一次吃奶的時間不能過長,最好是20分鐘左右,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讓寶寶叼著奶頭睡覺這一習慣是不可取的,對于寶寶口腔的健康發(fā)育是有害的。
B:如果坐著授乳,一定要位置舒服,必要時,用軟墊或枕頭支持雙臂和背部。
C:等寶寶會坐之后,肢體動作越來越靈活,可以讓寶寶坐著用學習杯喝奶,一來訓練寶寶的大小肌肉發(fā)展,增加寶寶喝奶的趣味性,二來為日后脫離奶瓶做準備。
·圖文整合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