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玩!

作者:顧驍來源:摘自《父母裝傻,孩子更聰明》
好好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兒子11歲時,小區(qū)管理處送來我們停車費的發(fā)票,兒子拿著發(fā)票就告訴我,這些發(fā)票是假的。能識別假發(fā)票沒有什么了不得的,這里邊的技術含量并不高。但對孩子來說,他能因為好奇心而掌握了識別發(fā)票真?zhèn)蔚哪芰Ω庾R是最可貴的。
愛因斯坦說:“一個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钡聡F(xiàn)代物理學家海森堡也說:“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問題的大半?!?/p>
我們的孩子總是有提不完的問題,這跟他們的好奇心分不開。好奇心就像是一把開啟創(chuàng)意思維的鑰匙。如果咱們能巧妙地挖個“引水渠”,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有效引導,那么他就會更加興致勃勃地去探索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然后拓展想象力,生發(fā)出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想法。
普里斯特對甲蟲在瓶中窒息而死的現(xiàn)象感到好奇,經過三十年的研究,終于研制出了氧氣。瓦特對燒開水時壺蓋的跳動感興趣,驅使他探索而發(fā)明了蒸氣機。富蘭克林發(fā)現(xiàn)當用毛皮磨擦玻璃棒后,玻璃棒可以吸引紙屑和頭發(fā),于是他發(fā)現(xiàn)了電。人們問到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為什么會對那些看不到實際意義的研究那么執(zhí)著,他的回答是“興趣”。
好奇心驅使人做很多事,這些事也許是當時大家認為“不務正業(yè)”。事實上,很多偉大的發(fā)現(xiàn)對當時的政治經濟并沒有直接產生重大的影響,但以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待這些發(fā)現(xiàn),足以稱得上是“偉大的”。
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靈感常常在無意中產生。這樣的靈感想也想不來,只會在出其不意的時候溜到身邊。法國數(shù)學家彭加勒針對這種現(xiàn)象說道:“這些出人不意的靈感只是經過一些日子仿佛純粹是無效的有意識的努力后才產生的。在做出這些努力的時候,你往往以為沒有做出任何有益的事情,似乎覺得選擇了完全錯誤的道路。其實正相反,這些努力并不像原來認為的那樣是無益的,它們推動了無意識的機器。沒有它們,機器不會開動,也不會產生出任何東西來?!?/p>
簡而化之,靈感為什么找上你?好奇心唄!
咱們是讀著“偉人自小有著偉大的理想”的課本長大,可實際上小小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理想“偉大”,什么理想“不偉大”。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我沒有特別的天賦,我只有強烈的好奇心?!眰ゴ罄硐胧峭庠诘?、后天賦予的;好奇心才是內在的、先天存在的。重視內心,珍視自己好奇心的人,智慧才會茁壯生長并充分釋放出來。
將“好奇心”放在自然界的動物們身上,一樣可以明白這個道理。狼是世界上最好奇的動物之一,它們永遠不會漠視周邊環(huán)境,哪怕是遇到的一塊骨頭、一顆松果啥,都會細心把玩,直到感覺琢磨透“道理”了才罷休。這也是狼群強大生存能力的關鍵之一,永葆好奇心。
盡可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記住一個非常簡單的準則:只要不涉及到安全和道德問題,我們就應該讓孩子充分享受他自由行動的權力。
孩子在拿起勺子接觸到碗時發(fā)現(xiàn)會有響聲,于是,他就會不停地敲碗,這是好奇心的表現(xiàn),我們沒有必要制止,讓他盡情地敲,直到不再好奇為止。比方說孩子的好奇心非得敲一百下才能滿足,我們這次制止了,他還會有下一次,只是延長了時間而已。
兒子九歲時,經常喜歡打地鋪,這完全出于好奇,絕多數(shù)孩子都會有。在超極少年成長訓練夏令營中,孩子有機會坐箱型車,那些做坐慣了豪華轎車富家子女,都會搶著坐后尾箱。
我們可能給孩子設定很多紀律,需要孩子嚴格遵守,但唯一能打破這些紀律的就是對孩子好奇心的滿足。孩子經常會突發(fā)奇想去做一件事情,他只要能自己調整好學習計劃,我都盡量允許他。
2001年11月19日凌晨一點多到三點有三十年一遇的獅子座流星雨發(fā)生,七歲的兒子從新聞中得知消息,一定要看。盡管第二天要上學,孩子又有早上起不來床的習慣,我還是答應半夜叫他,但是第二天兒子兌現(xiàn)承諾準點起床去上學了。
有一次在公園散步,看到有位媽媽牽著孩子一路聊天。孩子對身邊的花草樹木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來,媽媽就介紹了某一種植物的特點,小孩聽完后特別興奮,馬上拉著媽媽說:“那我們回頭看看是不是這樣吧!”媽媽說:“算了吧,下次再看!”,然后拉著極不情愿的孩子走了。
我一旁目睹,暗自遺憾。這位媽媽已經成功地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卻又輕而易舉地掐斷了它,失去一次絕佳的學習好機會。孩子想去深入了解一下事物,也許世界就此為他打開一道門。但現(xiàn)在,這道門卻被如此輕易地關上了。
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到,有些好奇心可能會導致嚴重不良后果,要堅決制止。最常見的就是口吃。不要讓孩子去學口吃,一旦學會就是改了也會有后遺癥,這會對他的自信心、表達能力都帶來很大的打擊。當孩子比較大的時候,可能會對吸毒、賭博之類有好奇,這絕對不能讓孩子進行嘗試。
喜歡看熱鬧就看
我們周邊經常會發(fā)生一些事情,比如鄰里吵架、交通事故、言語爭執(zhí)、利益沖突,甚至打架斗毆等等,很多人都有好奇心,想去看個究竟,孩子也不例外。
我們習慣性認為孩子的時間就應該是用來學習的,小孩少管閑事為好。但是這些閑事里面所體現(xiàn)出處理沖突的能力,或者說是處理那些非預期事情的能力,卻是非常重要的?!翱礋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過程。當最后沖突獲得解決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直接學到做事的方法。問題沒有解決,或者結果不理想,就可以引發(fā)孩子思考如何去更合理地解決問題。
有一段時間,我們小區(qū)附近準備建個醫(yī)院,很多業(yè)主表示不支持,組織了各種抗議活動。于是我鼓動兒子去“看熱鬧”。當時市政府準備強制拆除業(yè)主們的抗議條幅的,業(yè)主們因為如何抗議而產生意見分歧。究竟是進行暴力抗議,還是自己主動先把條幅拆下來。在孩子看熱鬧的同時,我私底下也和孩子一起探討應該這個問題。
有一句話是我們當中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插嘴?!逼鋵嵾@句話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如果孩子插嘴的話是和大人說的話無關,就要教育孩子要等大人說完之后再插嘴,這是禮貌問題。但如果插的嘴是和大人說的話有關,我們還是要多鼓勵孩子參與大人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