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懲罰更深刻的獎勵

故事一:
這件事發(fā)生在一個法國家庭。一天.孩子放學后,在客廳里玩籃球,忽然,籃球打落書架上一個花瓶,“咚” 的一聲,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塊。這不是擺設品,而是祖上傳下的波旁王朝時期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膠水粘起來,膽戰(zhàn)心驚地放回原位。
當天晚上,母親發(fā)現(xiàn)花瓶有些“變化”。吃晚餐時,她問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
孩子靈機一動,說:‘一只野貓從窗外跳進來,怎么也趕不走,它在客廳里上竄下跳.最后碰倒架子上的花瓶?!?/p>
母親很清楚,孩于在撒謊,每天上班前.她把窗戶一扇扇關好,下班回來再打開。
母親不動聲色說:“是我疏忽了,沒有關好窗戶?!?/p>
就寢前.孩子在床上發(fā)現(xiàn)一張便條.母親讓他馬上到書房去。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門進來,母親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盒子,把其中一塊巧克力遞給孩子:“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為你運用神奇的想象力.杜撰出一只會開窗戶的貓,以后,你一定可以寫出好看的偵探小說?!?/p>
接著,他又在孩子手里放了一塊巧克力:“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為你有杰出的修復能力,雖然用的是膠水,但是,裂縫黏合得幾乎完美無缺。不過,這是修復紙質物品的,修復花瓶不僅需要黏合力更強的膠水.而且需要更高的專業(yè)技術。明天,我們把花瓶拿到藝術家那里,看看他們是怎樣使一件工藝品完好如初的?!?/p>
母親又一起第二塊巧克力,說:“最后一塊巧克力,代表我對你深深的歉意,作為母親,我不應該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里有一個熱衷體育的男孩子。希望你沒有被砸到或者嚇到?!?/p>
“媽媽我 ......”
以后,孩子再也沒有撒過一次謊.每當他想撒謊時,三塊巧克力就會浮現(xiàn)在眼前 。
故事二: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
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jīng)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
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jù)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fā)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