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動物致傷后該怎么辦?

春夏是狂犬病的高發(fā)期,也是各地動物咬傷門診最忙碌的季節(jié),被寵物咬傷、抓傷的人數(shù)會明顯增加,今天防疫站就一群孩子去打狂犬病疫苗。春季發(fā)情期,夏季悶熱的天氣比較容易使犬類動物煩躁、沖動,即使平時溫順的寵物偶爾也會大發(fā)脾氣,甚至出現(xiàn)攻擊行為,再加上穿的薄,狂犬病風險會比其他季節(jié)更高。我們只有掌握防控風險的方法,才能在尊重孩子的同時,盡可能的保證安全。
在今天去河南省衛(wèi)生防疫站之前,我沒覺得有必要寫這篇文章。被貓狗抓傷去醫(yī)院,一切聽醫(yī)生的就好了,這應(yīng)該是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可事實上,在防疫站和醫(yī)生幾句對話,我聽到最多的就是“沒聽說過”,以及竭盡所能的多賣藥。幸好有昨晚的學習,我還能有些自己的判斷,最終還是拒絕了免疫球蛋白。
從防疫站回家后我又針對所有有疑問的地方查資料進行了確認,就診過程以及應(yīng)對貓狗抓傷咬傷的處理措施,總結(jié)出五個最集中的問題,分享給各位爸爸媽媽。
1、家養(yǎng)的貓狗抓傷,是否需要打狂犬病疫苗?
2、狂犬病疫苗打三次還是打五次?
3、可否采用十日觀察法?
4、是否注射免疫球蛋白?
5、被動物致傷后我們該怎么辦?
問題一:家養(yǎng)的貓狗抓傷,是否需要打狂犬病疫苗
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一直強調(diào),被經(jīng)過規(guī)范免疫的健康犬咬傷后不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我國部分專家也支持這種說法。但WHO在最新的狂犬病專家磋商報告中提到:“咬人動物有狂犬病疫苗接種史并不能確保該動物沒有狂犬病。由于接種方法不當或疫苗質(zhì)量不佳、動物健康狀況差、一次劑量的疫苗接種并非一定能給犬提供永久的保護等原因,動物疫苗可能失效。流行地區(qū)的暴露,應(yīng)立即進行暴露后免疫?!?/p>
因此,雖然六六是被定期接種狂犬病疫苗的家貓抓傷,但我還是選擇了注射疫苗??袢∫坏┌l(fā)病,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全球只有一位治愈的病例,基本屬于不治之癥。雖然很多人有過被動物抓傷,沒打疫苗也沒事的經(jīng)歷,但放孩子身上,不敢冒險。
問題二:狂犬病疫苗打三次還是打五次
2013年,WHO發(fā)布了狂犬病專家磋商會議報告,其中特別強調(diào)指出:“暴露后免疫中,一周內(nèi)完成前3劑疫苗的注射是預防的關(guān)鍵”。目前推薦的接種方式有5針法和“2-1-1”兩種。我國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guī)范(2009年版)》中一直推薦5針法,即在第0天、3天、7天、14天、28天分別接種1針狂犬疫苗。然而由于接種次數(shù)多,周期長達一個月,很多人忘記或者耽誤了接種后續(xù)針次,接種效果可能會受到影響。
相比之下,采用“2-1-1”法只需要接種者就診3次,注射4針,既減少了就診次數(shù),也節(jié)約了時間和費用。這種接種方法會在第0天、7天、21天進行接種。
首次接種兩針狂犬疫苗,分別在左、右兩胳膊各打1針,在第7天和第21天再分別打1針?!?-1-1”接種能迅速產(chǎn)生抗體,更適用那些就診時間相對比較晚、咬傷比較嚴重的患者。作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接種程序,“2-1-1”法已經(jīng)在國際上使用了近30年,國內(nèi)也已經(jīng)有1000多萬人接受了“2-1-1”的免疫。
六六是被抓傷12小時后才送去打針的,就診時間相對比較晚,可能更適合2-1-1法。可當我提出2-1-1法時,醫(yī)生說:“沒聽說過,一直都是這么打的”。已經(jīng)如此普遍的方法和知識,我們省防疫站的醫(yī)生“沒聽說過”,如果醫(yī)生的專業(yè)和敬業(yè)水平就是這樣,我們?nèi)绾涡湃嗡齻儯?/p>
問題三:可否采用十日觀察法
如果咬人的犬只不是狂犬,有沒有必要完成整個接種流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建議對貓、狗造成的暴露進行“十日觀察”,即在10天內(nèi)對致傷的動物進行觀察,如果10天內(nèi)動物沒有出現(xiàn)狂犬病癥狀,則傷者可停止后續(xù)的暴露后處置。
不過,我國專家認為十日觀察法在狂犬病低流行區(qū)、有能力觀察的地方可行,但在我們國家這樣的高流行區(qū)不大適用。由于我國動物帶毒情況與國外存在很大差距,況且由哪個部門來實際執(zhí)行十日觀察也是一個問題。因此,不建議采用這種方法。
抓傷六六的貓是家貓,肯定是有觀察條件的,而家里也不會是狂犬病高流行區(qū)。為了六六可以少挨兩針,我就提出了十日觀察法,問可否不打十天后的部分?醫(yī)生曰:“沒聽說過,我們這里要么就不打,要打就五針,必須一次繳費”。
但打針的條上寫明丟失不補,也就是說,防疫站關(guān)心的只是完成賣五針出去的目標,至于是否全程接種疫苗,并不在醫(yī)生考慮的范圍內(nèi)。其實是否選擇十日觀察法都是國際上未有定論的,但一個省級防疫站的醫(yī)生沒聽說過,讓我嚴重不相信他們的專業(yè)水準。
問題四:是否注射免疫球蛋白
在某些情況下,除了接種疫苗,還要接種“被動免疫制劑”——這名字聽起來好像很復雜,其實簡單說來,被動免疫制劑就是抗體,可以直接快速保護;而疫苗是抗原,疫苗接種后刺激機體產(chǎn)生抗體,從而達到保護機體的目的。需要進行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接種的情況如下:嚴重咬傷的患者;咬傷不嚴重但是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咬傷頭面部的患者;被明顯煩躁不安動物致傷沒有主人的流浪狗。
狂犬病的最短潛伏期在5天左右,而初次接種狂犬病疫苗后,一般需7-10天體內(nèi)才能產(chǎn)生足夠狂犬病抗體幫助身體對抗狂犬病毒。因此,在打了疫苗但尚未出現(xiàn)足夠抗體的這段時間,只有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才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聯(lián)合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和疫苗,可最大限度地防止狂犬病的發(fā)生。
目前,市面上的被動免疫制劑有兩種,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前者價格相對便宜,但很多人會對它過敏,因此需要先做皮試再接種。免疫球蛋白不需皮試,幾乎很少發(fā)生過敏反應(yīng),但價格昂貴,需要接種時請根據(jù)個人情況進行選擇。
被咬傷后的傷口處理和疫苗接種是世界公認的有效預防狂犬病的辦法。被動物咬傷后,請不要存僥幸心理,也不要網(wǎng)上求醫(yī),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及時到動物致傷門診就診,讓醫(yī)生根據(jù)傷口的情況給出最合理的建議并遵照執(zhí)行。
六六的傷口很小,肯定達不到III級暴露,需要進行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接種的程度,但醫(yī)生堅持推薦注射免疫球蛋白。因為注射方法特殊,這個針特別疼,所以我不想打,醫(yī)生竟然用激將法“那針比較貴,不打也可以,但我們是建議打的。”如果我沒有提前研究到夜里兩點,聽醫(yī)生那么說,一定會選擇花錢買孩子的安全,但卻讓孩子多受罪。
問題五:被動物致傷后我們該怎么辦?
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確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動物咬傷、抓傷、舔舐粘膜或者破損皮膚處,或者開放性傷口、粘膜接觸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唾液或者組織的情況,被稱為“狂犬病暴露”。按照接觸方式和暴露程度,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一旦暴露,首先要判斷受傷的嚴重程度,然后再據(jù)此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
與動物僅有普通的接觸或喂養(yǎng)動物,以及被舔的皮膚部位完好的情況,屬于I級暴露,不需要進行任何處理。
如果皮膚被輕咬或者僅有輕微抓傷或擦傷而無出血,則屬于II級暴露,需要對傷口進行處理、同時接種狂犬病疫苗。
如果皮膚被咬傷或抓傷有出血、或皮膚破損的傷口被舔時、或粘膜被動物體液污染時,屬于III級暴露。此情況下,在傷口處理之后、疫苗接種之前,還需要在傷口周圍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動免疫制劑。
在進行預防狂犬病處置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對傷口進行處理,預防傷口感染。目前國內(nèi)給出的建議是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堿性清潔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徹底清洗、沖洗所有咬傷和抓傷處至少15分鐘,然后可選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進行消毒。傷口處理越早越好。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很難嚴格遵守這樣的濃度,因此有專家建議,只要采用肥皂水或者流動的清水沖洗即可。而酒精對病毒的殺滅能力十分有限,而且對傷口的愈合不利,因此選用適宜的消毒劑即可。傷口處理得越及時,越容易清除侵入傷口的病毒,殺滅的效果也就越好,因此不管傷者是否準備去醫(yī)院進行處理,在傷后的第一時間自己先處理傷口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介紹:羅羅,一個三歲小妞的媽媽,愛生活愛美食愛履行。喜歡科普,懂點心理學(中科院心理學碩士在讀)。除了帶孩子外,羅羅還悉心專研捕食,用心學習親子教育,一直用最真誠的心與大家分享孩子的成長,羅羅微信:7943549。
歡迎投稿
投稿信箱:1074706280@qq.com
QQ: 1074706280 加Q請注明媽媽悅讀投稿。有任何問題,歡迎垂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