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有六大妙招對付孩子任性

寶寶今天3歲6個月30天了,您常常為管教孩子而感到束手無策嗎?不管您是喋喋不休地說教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理都不理嗎?其實,這種局面是可以改變的,小編推薦幾個管教孩子的方法,雖然它不能完全防止孩子淘氣,但可以把寶寶從無理取鬧的角色中調轉過來,下面來說說對付孩子任性妙招。
妙招一:提示在先
如果爸爸媽媽已經(jīng)掌握了孩子的任性行為規(guī)律,可以用約法三章的來限制孩子亂發(fā)脾氣。如只要帶孩子去商場,提前就跟他約好:今天上街不哭鬧,就答應帶你去。
妙招二:轉移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極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爸爸媽媽可以把寶貝的注意力從他們堅持要的東西上轉移到其他能引起他們好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轉移后,之前的要求跟不愉快很快就會忘記的。
妙招三:有意冷落
當孩子由于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fā)脾氣或打滾耍賴時,家長要不予理睬。當沒有人理睬他們的時候,孩子自己就會感到?jīng)]意思而不了了之。
妙招四:注重表揚
在平時的生活中,在同時關注孩子聽話、不任性的行為,也要對他們的每一滴進步給予積極的表揚和夸獎。孩子在得到大人們的肯定和贊許之后,他就會對什么事情應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有個清晰的概念,而且為了得到爸爸媽媽的夸獎,他也會積極地做一些家長所希望看到的事情,也就會聽話乖巧很多。
妙招五:適當懲罰
教育手段里面有一項就是適當?shù)膽土P。如孩子故意把東西扔到地上,爸爸媽媽在對孩子的行為做出批評后,要求孩子揀東西。如果孩子不聽話,則跟他們說接下來買玩具買零食的計劃取消了,也不會去游樂園了。另外單獨隔離這種懲罰方式也是比較常見的。這種懲罰性的措施,可以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的態(tài)度很堅決,自己不改變的話以后的要求爸爸媽媽都不會滿足了,從而改變寶寶那種我獨占,我為主的心理。
妙招六:榜樣示范
孩子一般都會喜歡童話故事里面的人物,爸爸媽媽可以利用孩子的這一點心理,激發(fā)他們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爸爸媽媽可以說:你不是喜歡鐵甲小寶嗎?他就喜歡吃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