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婚檢可有效避免生“地貧兒”

地中海貧血(以下簡稱地貧),不了解的人總以為它離你很遠,生過地貧兒或認識地貧兒的人才知道事態(tài)嚴重。地貧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悲劇,這絕非聳人聽聞。
地貧究竟有多嚴重?數據告訴你:
據介紹,廣東地貧的人群患病率為9.6%,每10人中約有1人是地貧攜帶者;廣西的人群患病率高達24%,每4人中約有1人是攜帶者。這就意味著,你的后代很有很能成為地貧攜帶者或重癥地貧兒。因此,結婚之前夫妻雙方一定要進行婚檢,確定你倆不是地貧攜帶者,萬一是的話,通過產檢,可有效預防地貧兒出生。
名詞科普
★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是一種遺傳病,是人體第11號染色體或第16號染色體變異導致的。這種疾病可導致人壽命縮短,人體肝脾被破壞,發(fā)育異常等。
★地貧攜帶者:是指攜帶有一個地貧基因的人。大部分與正常人一樣,沒有表現出癥狀,但有可能生下地貧兒。
★重型地貧患者:指一個染色體兩個地貧基因的人,表現出地貧癥狀。
地貧兒不治療,活不過5歲
孩子是否患有地中海貧血,從其外表可以觀察出端倪。地貧兒通常面色蒼白,肝脾腫大(表現為肚子突出,越大越危險),發(fā)育不良,有輕度黃疸,癥狀隨年齡增長變得越來越明顯。地貧兒有特殊的面容:頭顱變大、額部隆起、顴高、鼻梁塌陷、兩眼距離寬。
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兒科主任方建培介紹,地貧兒出生時無癥狀,至3-12個月時才開始發(fā)病,也就是逐漸出現上述癥狀。如果到了2歲都沒有出現癥狀,一般就不會患病。
廣東每年新增4000地貧兒
據廣東優(yōu)生優(yōu)育協會會長馮鎏祥介紹,廣東地貧的人群患病率為9.6%(含靜止性、輕型、中間型、重型),即每10人中約有1人是地貧攜帶者;廣西的人群患病率高達24%,每4人中約有1人是攜帶者。廣東省每年新增4000個地貧兒。
地貧是一種遺傳病,按照遺傳概率,如果夫婦雙方都是輕型患者(地貧基本攜帶者),有25%的幾率生下重型地貧兒,50%的幾率生出與父母一樣的攜帶者,僅有25%的幾率生出正常兒童。如果有一方是重型地貧,即使是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治愈,生下的孩子至少會是地貧攜帶者。
不過,方建培也表示,這也得看地貧基本的表達有多強。有一個來自河源的劉先生,不僅自己的兩個小孩都確診為重型地貧兒,劉先生的哥哥和姐姐的孩子是重型地貧兒。因此,預防地貧的婚檢產檢十分重要。
婚檢可預防,但婚檢率低
如果劉先生及其家人懂得結婚前先婚檢,懷孕前進行孕檢,就能很好地避免悲劇發(fā)生。我國目前實施免費婚檢政策,可自愿到各大婚檢點檢測。據馮鎏祥介紹,廣深的婚檢率已經算是全國領先的,但只有40%的人參加婚檢?;闄z可以查看雙方是否是地貧攜帶者,按照概率可以算出有多大的幾率生出地貧兒。按照上述的發(fā)病率,如果雙方都是廣西人,那患病率就更高。孕檢可以讓你知道胎兒是否地貧患者,避免更多的悲劇出現。據馮鎏祥介紹,2011年底,廣東省人民政府委托廣東婦幼保健醫(yī)院牽頭開展“降低出生缺陷(地貧)的項目”,共5年。
治療篇
造血干細胞移植療效最好,但太貴且配型難成功
據方建培介紹,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地貧的最有效的方法。骨髓、外周血、臍帶血都可以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一般來說,年齡越大,移植的效果越差,最適合移植的年齡為2-6歲。
不過,要找到合適的配型相當困難。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廣東省管理中心主任吳夢晴稱,同胞配型是最成功的,但是我國獨生子女政策對此有所限制,很多患者只能依靠社會人士的捐贈才能進行治療。并且,廣州血庫的血源相當緊張,很多地貧兒連輸血血源都不夠用,更何況是配型成功。
即使配型成功,天價的手術費也讓很多家庭“吃不消”。方建培表示,目前國內做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同胞配型成功做手術也要25萬元,接受社會人士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則需要手術費約35萬元。
輸血同時要除鐵
在沒找到合適的配型之前,輸血是緩解地貧癥狀的有效措施。另外,想要移植效果好,在每次進行輸血時,必須保持正規(guī)輸血和除鐵治療。方建培表示,一般來說,重型地貧兒每20-40天就要輸血一次,一年輸血要10-14次;而中間型患者1年大概需要輸血6次。如果地貧兒出現肝脾腫大,那就意味著至少半年內輸血沒輸好,或者輸血不夠。但這并不意味著輸血越多越好,每個孩子的需求量不同,最好咨詢醫(yī)生后再定奪。
另外,在輸血的同時除鐵是必要的。如果不進行除鐵,鐵會沉積在心臟、肝臟、垂體、胰腺等地方,可導致心肌病、肝纖維化、糖尿病等,患兒往往活不過15歲。方建培表示,2-3歲后或患兒接受10-20次輸血后,就要開始除鐵。
·文章來自新快報/記者 林恒華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兒科主任方建培/廣東優(yōu)生優(yōu)育協會會長馮鎏祥